2023年4月28日下午14:30,应我院和能电学院共同邀请,我院杰出校友、上海交通大学杨晓伟教授在长安大学南校区东院伯声报告厅做了题为“新型多价离子电池”的学术报告,相关学院共140余名师生参加会议,报告会由郭亚杰副院长主持。
报告伊始,郭亚杰副院长首先感谢杨晓伟教授的到来,并介绍了杨晓伟教授的基本情况和科研成就。报告中,杨晓伟教授结合世界资源储量丰度及金属离子的电化学性能参数详尽分析了多价离子电池在“后锂时代”的选择,指出以镁、锌为代表的多价金属离子电池体系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下一代储能体系,但其在实际应用上也存在诸多严峻挑战。针对多价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短等问题,杨晓伟教授带领团队从分子层次的溶剂化离子结构进行调控、从单元层次的复杂界面传递过程进行解耦,并对系统层次的电池器件组装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逐步提升了镁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稳定性。针对水系锌离子电池的锌负极界面稳定性差的现象,杨晓伟教授揭示了Zn+ 与水偶极作用而引发的析氢反应是影响电池安全性及稳定性的制约因素。最后,杨晓伟教授对如何提高锌离子电池安全稳定性,提出应进行电解质调控、界面配位层设计、致密SEI保护层的析氢抑制策略。
报告现场
与会教师合影
杨晓伟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2004年获得长安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士学位,2011 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2009-2014 年在澳大利亚 Monash 大学先后任研究助理和博士后研究员。2014 年任同济大学9001cc金沙以诚为本特聘研究员,2020 年开始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曾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青年973 计划、国家基金委面上/青年基金资助。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等高水平期刊发表 90 多篇学术论文,最高单篇他引 1500 余次,总引用次数 6000 次以上。此次报告会的成功举办,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在新能源时代开发新的储能体系及发展新型二次电池的重要意义。
(供图供稿:我院研科协 | 审核:郭亚杰 滑维杰)